青光眼被誉为“视力的小偷”,它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我们的视野。作为全球第二大导致失明的眼病,青光眼却常常被忽视。来自山东省鲁南眼科医院的赵汝敏医生长期致力于青光眼的防治,今天她要和大家探讨这一隐秘的视力“杀手”,并强调早期筛查、定期检查和终身治疗的重要性。
一、青光眼:不仅仅是“眼压高”
很多人对青光眼的认知停留在“眼压高”的层面,其实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。虽然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,但并非唯一原因。房水是眼内一种液体,负责滋养眼部组织并维持眼压。正常情况下,房水产生和排出处于平衡状态。当房水排出通道被阻碍,房水积聚,眼压便会升高。持续的高眼压会压迫视神经,导致视野范围缩小,严重时可致盲。另外,并非所有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都高(正常眼压性青光眼),而且高眼压并不一定意味着得青光眼。因此,单靠眼压检测无法确诊青光眼,必须进行全面的视神经和视野检查。
二、青光眼的隐匿危害
青光眼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。开角型青光眼(最常见类型)进展缓慢,患者通常在晚期才察觉视力受损的严重性。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则表现为剧烈症状,如眼痛、头痛和视力急剧下降,这时必须立即就医,否则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失。
三、青光眼的高危人群
以下人群患青光眼的风险显著增加,应提高警惕,定期进行眼科检查:
- 年龄因素: 40岁以上人群风险增加,且随年龄增长风险更高。
- 家族史: 直系亲属患有青光眼的人风险是普通人的数倍,这种疾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。
- 高度近视: 近视度数600度以上者风险增大。
- 远视眼: 尤其是眼球结构偏小者更容易患闭角型青光眼。
-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: 可能诱发激素性青光眼。
- 眼部外伤或手术史。
- 全身性疾病:如糖尿病、高血压等。
- 正常眼压上限:需密切监测。
四、与青光眼斗争:早发现、早干预
面对这个隐秘的敌人,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是保护视力的唯一有效途径!核心策略是降低眼压,这已被证实为有效延缓或阻止青光眼进展的治疗方法。治疗方法包括:
定期随访至关重要,因为青光眼是终身性疾病,治疗目标在于控制病情、延缓进展、保留现有视功能。
五、护眼建议:主动筛查,定期检查
140岁后,眼科体检应成为常规。就算没有症状,每1-2年也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,包括眼压和视神经的测量。高危人群应提升检查频率,家族有青光眼史的人更要提前检查。
了解家族眼病史、出现任何眼部不适时请及时就医、并严格遵医嘱进行长期管理。青光眼虽然不可逆转,但通过主动的筛查和规范的管理,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位[EVO视讯]“视力的小偷”拒之门外,守护视力健康。请记住:您的视力健康,值得您积极关注与定期检查!